代謝症候群的致命四重湊是三酸甘油酯、血糖、血壓和腰圍,會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中風和癌症的風險。2010年的研究顯示飲食的模式與代謝症候群有關,但是那一種飲食模式能賦予最低的代謝症候群風險則尚無定論。
美國加州羅馬琳達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在2011年5月《糖尿病照護》期刊發表橫斷面的研究,從基督復臨健康研究-II 96,000位參與者中隨機抽出1,011位30~93歲(平均60歲)者,分析其飲食的模式與代謝症候群的危險因子以及代謝症候群的關係。飲食的模式來自食物頻率的問卷,分類為33%是素食者(吃紅肉、家禽、或魚每月少於一次)、16%是半素食者(吃紅肉和家禽每週少於一次,但不忌魚)、49%為非素食者(吃紅肉或家禽每月一次或以上)。在控制年齡、性別、種族、抽菸、喝酒、運動和膳食攝取的能量相關因素之後,使用ANCOVA鑑定飲食模式與代謝症候群的5個危險因子(高密度膽固醇HDL、三酸甘油酯、血糖、血壓和腰圍)之間的相關性。並用邏輯回歸來計算代謝症候群的機率比(odds ratios)。
結果摘要如后:共有773位完成研究。與非素食的飲食模式比較,
1、 素食者的身體質量指數(BMI)最低25.7公斤/平方米,半素食者的身體質量指數居次27.6公斤/平方米,非素食者的身體質量指數最高2 9.9公斤/平方米。2、 素食的飲食模式與代謝症候群的4個危險因子:三酸甘油酯、血糖、血壓和腰圍的平均值都顯著地比較低有關(趨勢p<0.001),不過高密度膽固醇HDL除外。
3、 素食者罹患代謝症候群最少25.2%,半素食者罹患代謝症候群居次37.6%,非素食者罹患代謝症候群最高39.7%(趨勢p<0.001)。
4、 素食的飲食模式顯著地減少54%代謝症候群的風險(機率比= 0.44,95%信心區間:0.30-0.64,趨勢p<0.001)。
結論指出:在校正生活方式和人口學因素之後,該研究證實素食的飲食模式不但能明顯減少的代謝症候群的致命四重湊-三酸甘油酯、血糖、血壓和腰圍的危險因子,而且顯著地降低代謝症候群的風險。
參考文獻:Rizzo NS, Sabaté J,
Jaceldo-Siegl K, Fraser GE. Vegetarian dietary patterns are associated with a
lower risk of metabolic syndrome: the adventist health study 2. Diabetes Care
2011 May;34(5):1225-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